
相信大家在瀏覽網頁時,都曾經看過Google maps被嵌在文章中。可能是商家的店家地圖、一日遊的路線規劃或是遊記的推薦景點。本篇文章將以北宸餐飲集團商家地圖作為範例,介紹Polstar主題地圖和Google maps的不同。
Google maps 地圖分享的畫面:
Polstar 主題地圖分享的畫面:
兩種地圖最明顯的差異是:
簡單地說,只要三個大步驟就能完成地圖,分別是登入、新增點位,和分享。
接下來我們將就這三個步驟,詳細說明該如何建立屬於您的地圖,以及如何將它嵌入網頁中。
登入後,點選右上方「後台管理」。
進入後台後,左上方會出現金鑰管理和主題地圖。點選主題地圖後,會出現新增地圖名稱的畫面(如下圖)。我們用「北宸餐飲集團」當作地圖範例。
新增點位的方式有兩種,可以透過輸入完整門牌號搜尋點位,或是直接於地圖右鍵點擊特定點位新增。
進入地圖後,可於左上方的搜尋欄位輸入地址,地圖會自動帶出點位及資訊欄。資訊欄內可輸入關於此點位的細節。範例中預設欄位是標題、地址、電話、營業時間及加入icon。
Icon圖片支援 .png 與 .jpg檔案,大小限制為500 KB 256 x 256 px,上傳檔案時需要再注意喔。
除了輸入地址搜尋點位外,也可以在地圖上直接選擇想要的位置,點擊右鍵後會自動帶出新增點位的畫面。下圖的「未命名地點」即為按右鍵後出現的新地點。
如果點位放置位置錯誤,我們除了將其刪除,重新輸入地址搜尋點位外,也可以從地點資訊欄右上角的「編輯點位」調整。點擊「編輯點位」後,接著選擇「調整位置」。
進入調整位置後,會發現地圖上要改變位置的點位,由自訂的icon變為藍色的座標圖案,這時候可以直接在地圖上點選新的位置。下方範例中,我們把原本在灰色區域的地點,改放到河流旁邊。
當然,如果剛好知道地點經緯度的話,也可以直接編輯點位的經緯度做調整~
地點資訊的欄位都是可以自由編輯的,我們以新增「可否刷卡」欄位作為範例。
按下確定後,在地點資訊就會看到可否刷卡的欄位囉。
地圖標籤是指出現在 地圖左上方的篩選功能。點選「編輯欄位」後,欄位右下方會出現「新增標籤」。範例中,我們用地區來作篩選,在標籤選項輸入竹北市還有新埔鎮。
按下確認後,地圖左上角就會出現篩選功能啦。我們試著選「新埔鎮」,會發現除了地圖會直接跳轉至新埔鎮的地點外,其他的地點都會變成灰色的。
在地圖主畫面的左上方,地圖名稱的旁邊有一個設定符號⚙️。點進去設定後,選擇「外觀設定-地圖起始設定-自定義」,即可縮放及拖曳地圖一開始的畫面。請記得設定好畫面後,選擇「確定位置」後再按確定,才是完成了設定喔。
恭喜你已經完成了地圖的設定,最後的步驟就是分享地圖了。點選地圖右側的分享地圖,會看到分享連結以及鑲嵌地圖iframe兩個選項。
如果是要將這張地圖分享給朋友,可以點選「分享連結」。
點擊連結,看到的會是這個畫面:
下面會介紹如何使用程式碼將地圖加入網頁中,會使用到的是「分享地圖」的另一個選項「鑲嵌地圖iframe」。
如果是要將商店地圖加入SHOPLINE網店頁面,可以參考以下作法:
前往 SHOPLINE 後台「網店設計 > 網店分頁」點按「進階分頁/編輯」按鈕,開啟「進階分頁」設定頁面。
選擇「元件」按鈕。
拉到最下面後,點選「客製化語法」
直接在空白處貼上主題地圖的iframe鑲嵌地圖url,就可以在網店看到地圖囉。
下方以痞克邦為例,示範如何將Polstar地圖嵌入網誌中:
進入編輯文章,點選「原始碼」。
把「鑲嵌地圖iframe」程式碼貼在框框內,發布文章後就大功告成了。